刘海峰
刘海峰,男,1971年2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姚村镇龙泉庄村党支部书记。
在2009年非常时期,受家乡党委的召唤,刘海峰同志毅然放弃稳健的事业,选择回到家乡,当了一名村支书,在哪里都是出力,为家乡人流汗,他再苦也觉得甜。
一、“转”角色,从头做起
走上领导岗位,刘海峰同志进行了华丽转身,一切从头。他深知责任大,担子重,小到一言一行,大到一个决策,都是慎之又慎,一方面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支持凤宝大项目建设,一方面着眼于村务建设。
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,他遵照镇党委指示,组建了思想正、作风硬、秉公办事、乐于奉献的两委队伍。党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定期组织两委干部、党员开展党性教育,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,习主席的关于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论述摘编,以一带十,以十带百,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;坚持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,理论与经验交流相结合,坚持学以致用,把学习成果转换成谋划工作思路,解决工作难题,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。在党员主题日开展活动,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,每月开展一次清洁家园、邻里守望、互助孤寡、互帮五保等志愿服务。在这支队伍的带动下,龙泉庄村风清气正,一派祥和之风。
二、“鼓”干劲,铆足精神
思想教育得升华,村镇建设谋新篇。乘着乡村振兴的暖风,刘海峰带领村支两委及党员群众,大刀阔斧改村颜。2010年从投资30余万元让龙泉庄成为林州市“农村天然气第一村”到投资4万元拓宽进村路安装路灯“靓了村庄”;2011年从投资5万元铺设地下管道“节能节水”到大街小巷全部硬化“不沾土气”;从投资30万元新建卫生所“治病不出村”到投资3万元安装变压器“亮了人心”;2012年从投资2万元新建定点垃圾池“净环境”到镇村两级投资120万元整修水库“润了龙泉”;2017年从投资40万元修建游园“美村庄”到投资27万元建造音乐喷泉“乐村民”;2018年投资9万元进行网改、投资5万元(下拨)建立老年活动室到响应“厕所革命”改水冲式坐便厕所263户;2019年又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主街道进行改造提升,为壮大集体经济投资10余万建立苗圃基地、投资30余万建牡丹园两处及芍药切花基地一处。
三、“守”初心,不忘使命
2020年新春伊始,疫情肆虐。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作为村党支部书记,刘海峰同志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,周密安排、精心部署,迅速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。
设卡点,阻疫情。在刘海峰同志的带领下,龙泉庄村设卡点5处,村干部带头,昼夜轮班。正是这个果断的决定,使外人进不得,村民出不去,大大降低了村内被感染的机率。
大力宣传,强力监督。为了让村民清醒认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,支部书记刘海峰亲自站到广播室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讲病毒的危害程度,并且一天三次广播。有些村民不自觉,总想出来,只要让刘海峰碰到、看到,全部被劝解居家。
联系防护品,稳定百姓心。封村、排查、隔离后,书记刘海峰又提出,如何让户户消毒、人人防护,安全加码。念头一出,电话一个个拔了出去......俩小时过去,刘海峰急匆匆来到村委会院,拉开车门对村报账员师花慧说,走,上车,我们去拉防护品。整整15箱消毒液,3200付一次性口罩终于逐户、逐人发放到位,村民心安了,刘海峰那根紧绷的弦才稍稍放松。
排查不放松、爱心不忘送。在排查出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间,龙泉庄村村支两委在支部书记刘海峰同志的带领下不忘慰问,适时送去蔬菜、方便面、消毒液等生活用品,使隔离人员隔身不隔心,心意更相通。
在倡议书发出后,支部书记刘海峰带头献爱心捐款500元,榜样的力量不可估量,企业资助、爱心奉献、积极分子的踊跃、还有身残志坚的暖心款......短短一天时间,爱心捐款达到两万多。
大难当前方显担当,临危不惧沉心做事。
刘海峰,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一个村的领头雁,守护神,引领村民致富,守护一方平安,是职责所在。他靠着这份坚定与执着,给党组织,给龙泉庄村父老乡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近年来龙泉庄村先后接待省、市、镇村观摩团达两千余人,刘海峰也多次被评委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党支部书记等多项光荣称号。
荣誉只代表过去,重担在肩,任重道远。刘海峰同志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、踏实的作风,将那颗火热的心灵,再染党旗那片红,再耀党徽那抹金。
他说,“我的一切,都是党给予的”。